石油化工設備由于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性介質而受到環境保護的關注,在目前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嚴重的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重視石化設備中的介質泄露問題。 如美國1990年再次度修訂《凈化空氣法》的主要目的就是減少189種化學品總量90%的逸散,德國和歐盟其他國家也提出了有毒有害介質向大氣逸散污染作出相關規定要求,我國環保部在2014年12月發布了整治方案以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石化行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主要源自流體設備密封處的逸散,特別是管道法蘭和閥門密封處泄漏。閥門逸散性泄漏在工程上常簡稱微泄漏或低泄漏,外都出臺了專門的逸散性試驗標準來規范檢測閥門的微泄漏。
隨著引進裝置的海外工藝包中閥門微漏要求的提高、閥門的制造和接軌,近年來,工程設計方及閥門制造廠商逐步開始使用逸散性試驗標準,如何選擇適用的密封等級在工程設計中卻成為難題,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1)在外設計標準中,對閥門微泄漏并沒有量化要求,造成工程設計人員沒有依據;(2)選擇閥門密封等級時,需要考慮多方面的指標且很難量化,如需要考慮有毒介質泄漏后依接觸時間長短對接觸人員造成的傷害、易燃易 爆介質泄漏后隨著擴散達到介質爆炸較限、VOCs 對環保的影響具體到對閥門泄漏量的量化指標,要綜合考慮上述各方面因素并對閥門泄漏進行量化控制,在工程設計中是一個較大的挑戰;(3)由于在工程設計中并沒有大量采用閥門逸散性檢測,很少有習慣性做法可以參考,這也間接造成工程設計中的困難。
在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的大環境下,無論是政策性規定和相關標準的制訂方,還是閥門制造企業、工廠運維管理以及工程設計人員,所有市場參與者對閥門逸散性的認知都是一個動態完善提高的過程。 在我國逸散性標準制定和制造取證和軌道的同時,廣大工程設計師要積較探索,廣泛普及逸散性閥門,建設健康、安全、環境保護升級版綠色石油化工。
常說“泵閥是一家,有泵必有閥”,作為二者相關性很強的產品,其在產品、價格、渠道等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并不能因此就把閥門僅僅作為泵類的關聯產品或是配套產品來理解,而事實上除了泵配閥以外,如石油、鋼鐵、化工、食品、電力、航空等各領域在管路上都需用到大量的閥門,所以與其說“有泵必有閥”,不如說“有管道必有閥門”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