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石油醚和異噁草松原藥降低材料粘度,采用程序降溫設備,保證結晶過程有效排出雜質,以0.5℃/h的速率控制結晶速率,通過結晶排出液體溶劑帶走大量雜質,然后加入新鮮石油醚,在15 ℃左右出汗結果表明,異噁草松原藥[含量(質量分數,下同)為75% :通過進一步結晶得到含量94%以上的合格產品,收率為60%; 通過對良品進一步采用二次結晶的方法,可以將異構體的含量降低到0.1%以下,實現一級品的質量,同時材料結晶的結晶熱一般為氣化熱的1/5-1/7,可以有效地降低產品的能量消耗量 采用10~50℃的低溫生產方法代替以往的高真空精餾(溫度170~200℃),避免了異噁草松高溫分解的危險,工藝安全性優異。
異噁草松,商品名稱為廣滅靈,是1984年由美國富美實公司( FMC )開發的色素抑制芽前系除草劑,在植物體內抑制葉綠素及葉綠素保護色素的產生,使植物在短期內死亡。 但是,被大豆吸收后,經過代謝作用,被分解成沒有殺草能力的產物,保護大豆株免受其危害。 異噁草松主要防治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除大豆田外,還可用于棉花、木薯、玉米、油菜、甘蔗、煙草等田的除草。 現在的傳統生產技術采用異噁草松含量(質量分數,下同) 75%的液態原藥,通過高真空蒸餾,在170~200℃的區間切割相應的餾分,得到93%含量的國家標準級產品,然后以石油醚為溶劑進行二次再 工藝比較復雜,結晶工藝涉及固液分離的問題,因此生產環境差。 另外,異噁草松在高溫下容易分解引起爆炸,早期蒸餾會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導致材料損失和生產停止,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通過檢索相關資料,發現熔融結晶具有材料精制不可替代的優點,對二甲苯( PX )項目已經取代傳統精餾技術應用熔融結晶技術進行精制,得到了高含量的產品。 異噁草松的熔點為25℃,不會符合熔融結晶-20~120℃的應用范圍。 但是,低溫下材料的粘度大,影響了排泄和出汗的過程,不能通過早期實驗得到合格產品,用后期添加石油醚降低粘度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 另外,結晶熱是蒸發熱的1/5~1/7,通過采用結晶和蒸餾的結合技術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另外,低溫結晶溫度在10~100℃之間,避免了異臭氧的高溫分解問題,使生產更安全。
熔融結晶是經典的分離過程,目的是得到高純度或超純水的制品,結晶成分的質量分數可以超過99.5%,雜質含量可以小于10-6結晶溫度,依賴于結晶物質的熔點(溫度控制在熔點附近進行 結晶過程主要包括晶核形成、晶核生長、產品純化三個階段。 色譜結晶也稱為取向結晶,具體地說,由于過飽和度,物質微粒規則地排列在結晶表面,通過化學結合力進行,因此結晶過程在靜止的結晶表面生長結晶核,然后逐漸降溫,使溶質逐漸生長在結晶核表面, 純品慢慢成長,雜質從前進中的固體界面排除到溶液中,成長為大的結晶粒子,從而減少純品的吸附和卷入,得到高純度產品。 據統計,目前數十萬噸有機化合物采用熔融結晶法進行分離和純化,如質量分數達到99.99%的對二氯苯的生產規模達到17 000t/a。 99.95%的對二甲苯達到70 000t/a,雙酚a達到了1500t/a。